关注品茗 新闻中心
地铁及水利水电工程高大模板支架施工工艺流程
发表时间:2025-07-11 浏览量:28

  板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楼层放线→验线→支撑体系→主龙骨→次龙骨→板底模→模板起拱→自检→预检→交接检→绑扎钢筋→模板加固→自检→隐检→交接检→浇筑砼时钢筋模板的复查维护→拆模→模板清理

  2.4.3.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架支撑体系搭设施工顺序、技术要求等,如施工准备、基础处理、搭设方法、构造措施,包括剪刀撑、周边拉结、后浇带支撑设计等,支撑体系拆除方法等。

  模板支撑体系布置,不同部位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的搭设材料和材料性能、技术指标及平面布置情况。

  梁板底模板支架的立杆布置情况和立杆间距(横向、纵向)及立杆步距,水平杆(纵、横)、剪刀撑布置。如梁板底盘扣式脚手架布置跨距和排距,支模架高度竖向布置情况,调节杆的最大外露长度。

  模板支撑不符合模数的处理方式,不同类型体系的支撑架相互连接方式,具体做法可附图及说明。如模板支撑体系立杆间距不符合模数时,应采用“调整跨”进行调整,使梁下立杆居中设置。“调整跨”应采用钢管扣件进行拉结,使之形成一个整体,“调整跨”不宜设置在超限梁下。

  特殊施工部位,包括边梁位置、后浇带、非正交梁、高低跨部位、上翻梁、下翻梁、加腋部位、斜坡道等处的主要搭设技术、支撑处理措施。

  模板支撑体系与周边主体结构的刚性拉结措施,具体做法应附节点详图。

  模板支撑体系基础处理措施包括楼板、自然地坪加固处理措施等,模板支撑体系基础为自然地坪时,搭设支架场地承载力要求,地基硬化处理,排水措施;

  模板支撑体系的立杆、水平杆、斜杆、剪刀撑、连墙抱柱及其他的构造措施。模板支撑体系的连接方式及位置关系宜图示表述。

  2.4.4 支撑架使用要求

  混凝土浇筑方式、顺序、模架使用安全要求。浇筑过程中的仪器监测措施,如严禁派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人架体内看模、加固等管控措施。

  模架支撑体系不得与外墙脚手架相连接。当外墙搭设脚手架时,脚手架的搭置高度不得低于现浇楼面一步(1.8m)高度,并做好水平和立体防护。当外墙未搭设脚手架时,必须在模板排架四周要设置封闭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现浇楼面1.5m,并用密目安全网做好立体防护。

  施工流水段划分、混凝土浇捣顺序、水平流向和竖直流向、施工缝留置位置、操作平台、垂直运输、施工人员上下支模架安全通道等。

  混凝土及浇捣设备,如商品混凝土、水平泵管、汽车泵、振捣机械。

  混凝土浇捣注意事项,如防止支模架产生偏心受力的措施,施工荷载控制措施、混凝土分层浇筑流程图、示意图及时间要求。

  2.4.5 检查要求

  模板支撑体系主要材料进场质量检查,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对照专项施工方案有关检查内容等。包括搭设材料的进场验收要求、抽样复检要求、支撑体系搭设过程中及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检查验收要求、拆除检查验收要求等,如验收程序、专家节点验收、记录、内部交底措施、日常技术安全巡查。

  编写形式参考如下;

  检查的方式主要采用工具、仪器定量检查及人员巡视检查两种。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定部位、定节点、定批量进行检查相结合。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由施工劳务班组及项目管理工长和安全员负责每天量测及巡视检查,定部位、定节点、定批量检查由项目生产经理组织各施工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检查内容为工地的施工实物情况、进场的材料,安全方案落实情况,安全措施四个方面。现场定期每周不少一次,由安全总监组织安质部、工程技术部、物资部等员工进行,检查要结合检查结果讲评,进行表扬或提出整改措施。并作好检查记录。

序号

检查要求

1

构配件进场检查:模架材料、产品的质量标准及进场检验程序及控制措施。具体可参考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范8.1与附录D的规定要求。

2

支架体系及基础的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体系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整体或分段达到设计高度后;

(4)设计要求预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预压过程中及预压加载完成后;

(5)遇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

3

定期检查项目

(1)承载杆件,加固杆件,连接件、剪刀撑、孔洞通道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场地地表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立柱是否悬空;

(3)立杆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4)扣件、连接件是否松动;

(5)是否超载。

4

整体式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检查除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检查下列内容:

(1)扣件规格与对拉螺栓钢楞的配套和紧固情况;

(2)支柱斜撑的数量和着力点;

(3)对拉螺栓钢楞与支柱的间距;

(4)各种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固定情况;

(5)模板结构的整体稳定;

(6)有关安全措施。

5

模板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

(1)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需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评审或咨询意见;

(2)构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3)危大模板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4)模板支架体系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5)模板支架体系的验收申请报告。

6

支架现场检查

(1)立杆的纵距、横距的步距(步距为重点检测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2)立杆的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3)扫地杆、水平纵横拉杆的步距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4)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底座是否符合规定;

(5)纵横向剪力撑和横向剪刀撑的设置和支架系统整体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6)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是否紧固可靠;

(7)立杆与水平杆同一截面上相邻杆件的对接或搭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8)杆件的受力是否在同一轴线上。

售前客服

售后客服

咨询电话

0571-56665700

关注有礼

扫码关注公众号 资料千货免费获取

品茗晓筑

关闭

品茗AI启动失败

请重新登录后继续操作

请使用验证码账号密码登录,请勿使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