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多少

奋斗 - 2025-05-19 18:20:23 875 1

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多少

评论列表

豆豆923 1楼

满堂支撑架的搭设高度限制与具体的工程结构、荷载要求及规范标准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现行建筑施工规范,满堂支撑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 30 米。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规范依据与核心要求


1.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2016)


该标准明确规定:


普通满堂支撑架(用于混凝土模板支撑等常规施工场景)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 30 米。


当高度超过 30 米时,需进行专项设计,并通过专家论证,确保结构安全。


2.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


补充要求:


高度超过 20 米的满堂支撑架,应在架体顶部及中间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且剪刀撑间距不宜大于 6 米,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超过 30 米的超高支撑架,需采用分段搭设(如分两段搭设,每段高度不超过 20 米)或结合结构形式采用其他加强措施(如与建筑结构拉结)。


二、超高搭设的安全风险


当满堂支撑架超过 30 米时,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稳定性不足:高度越大,架体受风荷载、施工荷载的影响越显著,易发生整体失稳或坍塌。


垂直度偏差累积:搭设高度越高,垂直度控制难度越大,偏差累积可能导致局部杆件受力超限。


材料疲劳:长期承受荷载时,超高架体的立杆、横杆等构件易因应力集中产生变形或断裂。


施工难度增加:高空作业时,架体搭设、加固及拆除的安全风险显著上升。


三、超高满堂支撑架的专项设计要求


若工程需要搭设超过 30 米的满堂支撑架,必须遵循以下流程: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明确架体布置、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扫地杆设置等参数。


进行结构计算(如立杆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风荷载验算等)。


专家论证:


组织建筑施工、结构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


加强构造措施:


增加水平剪刀撑:顶部和底部必须设置,中间每 5-8 米增设一道。


与建筑结构拉结:通过连墙件、抱柱等方式与主体结构刚性连接,减少架体位移。


分段卸载:在架体底部或中间设置卸荷措施(如型钢悬挑、钢丝绳张拉),分担上部荷载。


使用高性能材料:优先选用 Q355B 等高强度钢管,或采用铝合金、钢格构柱等组合支撑体系。


施工过程监控:


搭设过程中逐层检查垂直度和横杆间距,偏差需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如立杆垂直度偏差≤1/200 架高)。


采用应力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关键杆件的受力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工整改。


四、其他注意事项


地基处理:


满堂支撑架底部应设置在坚实平整的地基上,或采用混凝土硬化垫层 + 可调底座,避免不均匀沉降导致架体倾斜。


荷载控制:


严禁超载使用,施工荷载(如人员、材料、设备)需严格按设计值控制,避免集中堆载。


季节性施工:


遇 6 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天气时,应停止搭设和使用,并采取加固措施(如临时拉锚)。


满堂支撑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 30 米,这是基于现行规范对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超过此高度时,需通过专项设计、专家论证和加强构造措施确保安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合适的支撑体系(如钢管脚手架、盘扣式支撑架等),并严格遵守 “先设计后施工、先验收后使用” 的原则,杜绝违规作业。


2025-05-20 17:46:35 回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