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临边围护规范详解(2025年最新版)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23)等规范,结合行业实践,基坑临边围护需满足以下核心要求:
一、结构技术要求
栏杆高度
总高度≥1.2米(人体重心防跌落最低有效高度),立柱高度≥1.2米,确保防护有效性。
立柱间距
立杆间距≤2米,打入地面深度50-70cm,与基坑边口距离≥0.5米,保证结构稳定性。
横杆设置
双道横杆:上杆离地1.2米(与栏杆顶齐平),下杆离地0.6米,中间可增加密目网增强防护。
挡脚板
高度≥18厘米,采用钢板或实木,有效阻挡小型物料坠落。
荷载强度
整体结构需承受1000N(约100kg)外力不变形,连接处需焊接或螺栓加固。
二、警示标识规范
颜色与涂装
栏杆需涂刷红白或黄黑间隔30cm的斜条纹,符合GB2893《安全色》标准。
警示标识
悬挂“当心坠落”“禁止翻越”等标牌,周边3米范围设警戒线,禁止堆放材料。
夜间警示
夜间需设置红色警示灯,确保低光照条件下可视性。
三、材料与工艺标准
材料选择
立柱:40×40mm方管;外框:30×30mm方管;钢丝网:直径≥2mm,防坠落。
固定方式:底座采用Ф12×4膨胀螺栓,或50×50×1.0-3.5mm钢管+扣件/电焊加固。
防腐处理
使用镀锌钢管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材,禁止竹竿等易脆材料。
密目网与踢脚板
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外侧设置踢脚板,防止人员及物料坠落。
四、专项管理要求
施工条件
基坑深度≥2米时,必须安装防护栏杆;深度≥5米时,需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监测与位移控制
一级基坑最大水平位移≤30mm,一般基坑≤50mm,定期监测支护结构稳定性。
排水措施
栏杆外侧设置排水沟,采用有组织排水,避免积水影响基坑安全。
五、其他细节规范
安全通道:基坑西侧需设4米宽安全通道,悬挂提示标志。
特殊地质处理:软土、高地下水位区域需采用加强支护措施(如预应力锚杆、加密横杆)。
验收标准:防护设施需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投入使用。
基坑临边围护需兼顾结构强度、警示效果与管理规范,重点确保人员防坠落、防物料滚落及整体稳定性。建议施工单位严格参照最新标准(如JGJ120-2023),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环境风险,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落实全过程监测与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