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结构是为了保证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进行支护、加固和保护的结构。常见的基坑围护结构有以下几种:
放坡开挖
特点:施工简单、造价低,当场地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采用。但需占用较大的场地,对于深度较大的基坑,边坡稳定性较难控制。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坑周围场地开阔,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低,基坑深度较浅的情况。
土钉墙
特点:通过在土体内设置土钉,与土体形成复合体,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具有施工简便、成本较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但位移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人工填土、黏性土和弱胶结砂土等土层,基坑深度一般不超过 12m。
水泥土搅拌桩
特点: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软土和水泥强制搅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隔水性能的水泥土桩体。可用于止水帷幕,也可作为重力式挡墙,具有挡土和止水双重功能,施工时无振动、无噪声、对环境影响小。但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相对较低,基坑深度较大时可能需要与其他支护形式联合使用。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等软土地基,常用于基坑深度不超过 7m 的止水帷幕或重力式挡墙。
地下连续墙
特点:具有刚度大、强度高、止水性能好、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深基坑施工要求,但施工技术要求高、造价相对较高。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要求高、基坑深度大的工程,如城市中心区域的高层建筑、地铁车站等深基坑工程。
排桩支护
特点:由一系列排桩组成,桩与桩之间可采用间隔布置或连续布置。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桩,如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桩等。排桩支护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但需结合止水帷幕才能有效止水。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尤其是在软土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基坑深度较大、对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情况。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SMW 工法桩)
特点: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 H
型钢等型钢,形成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它结合了水泥土搅拌桩的止水性能和型钢的高强度、高刚度,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型钢可回收重复利用等优点。
适用范围:适用于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尤其适用于对环境保护要求高、工期紧的项目,基坑深度一般在 8 - 18m 左右。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根据基坑的深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工程进度和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基坑围护结构形式,有时还会采用多种围护结构组合的形式,以达到最佳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