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品茗 新闻中心
市政道路箱涵施工组织方案(含关键工序控制)​
发表时间:2025-08-04 浏览量:445

  箱涵作为市政道路排水与交通疏导的关键构筑物,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整体功能与使用寿命。本方案基于现场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明确测量放样、基坑开挖、结构浇筑、回填等全流程技术标准,强调各工序的衔接控制,确保工程符合《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

  (一)测量放样与基坑开挖

  测量控制:进场后复核导线点与水准点,恢复道路中线并复测地面线,对比原设计进出口高程,结合涵洞通用图优化施工图纸,报监理审批后实施。采用全站仪放出涵洞轴线、中桩及进出口端点,设置水泥砂浆固定的十字控制桩(带铁钉),周边加密高程木桩控制开挖深度。

  基坑开挖:以石灰线为界,采用挖掘机开挖至基底以上 150-200mm,剩余部分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并整平。基槽两侧设 30cm 宽临时排水沟,沟底低于基底 50cm,防止雨水浸泡地基。

市政道路箱涵施工组织方案(含关键工序控制)​

  (二)箱涵结构施工

  基础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对软基路段清除淤泥并换填 30cm 厚级配碎石;非软基路段直接凿毛基础表面,清除浮浆与杂物。

  模板工程:采用钢模拼装墙身,沿轴线及竖向每 1m 设 Φ12 拉杆,通过蝴蝶扣与背楞钢管连接,双螺帽固定防松动。内侧用 80cm×80cm 间距木方水平支撑,外侧设 45° 木制斜撑,平行模板间加横向钢管确保净空尺寸,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

  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设计),通过溜槽入模,分层浇筑(每层 30cm),使用 2 台插入式振动棒振捣至表面泛浆,避免触及模板。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湿,养护期不少于 7 天。

  (三)现浇箱涵专项控制

  支架与模板精度:支架钢管间距≤1.2m×1.2m,可调顶托控制标高误差≤5mm;模板接缝用密封胶填缝,确保接缝差≤1mm、平整度≤2mm。

  钢筋工程:钢筋骨架采用焊接成型,搭接焊双面焊缝长≥5d、单面≥10d,拼装时对称施焊。设置 5cm 厚水泥砂浆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

  变形缝处理:按 “砖砌≤20m、钢筋混凝土≤30m” 间距设缝,地基突变处增设。缝内橡胶止水带中心与缝中线对齐,构造柱每 0.5m 设 2Φ6 拉结筋(伸入墙内≥1m)。

  (四)回填施工

  待涵体混凝土强度达 70%、防水层完成后,采用透水性材料对称回填。侧墙底部 600mm 范围用 2:8 灰土分层压实(每层≤15cm,压实度≥95%);涵顶第一层填土厚度≥30cm,覆土<70cm 时严禁机械碾压,采用人工夯实。

  本方案通过明确各工序技术参数与质量控制点,确保箱涵施工符合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要求。施工中需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强化工序交接检验,针对暴雨、地质变化等突发情况做好应急预案,最终实现工程质量达标、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成为讲师

售前客服

售后客服

咨询电话

0571-56665700

关注有礼

扫码关注公众号 资料千货免费获取

品茗晓筑

关闭

品茗AI启动失败

请重新登录后继续操作

请使用验证码账号密码登录,请勿使用微信